生活污水危害不容小觑,处理方法及要点全公开!

所属栏目:新闻资讯

已有0人浏览了本产品

  生活污水看似只是日常洗漱、烹饪、排泄产生的废水,却藏着威胁生态与健康的 “隐形杀手”。据统计,我国城镇居民每人每日产生 150-200 升生活污水,其中含有的有机物、病原体、氮磷等物质,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,会对水体、土壤和人类健康造成连锁伤害。了解生活污水的危害并掌握科学处理方法,是守护水环境的重要前提。

  生活污水的三重危害:从水体到健康的连锁反应

  水体富营养化是生活污水直接的危害。污水中的氮(如氨氮)、磷(如磷酸盐)进入河流、湖泊后,会成为藻类的 “营养大餐”。当水体中氮浓度超过 0.3mg/L、磷超过 0.02mg/L 时,蓝藻等藻类会疯狂繁殖,形成 “水华”,消耗水中溶解氧(DO),导致鱼虾缺氧死亡。某城市内河因生活污水直排,夏季蓝藻爆发时,水面覆盖绿色浮渣,溶解氧降至 0.5mg/L 以下,水体发黑发臭,丧失了生态功能。

  病原体传播风险不容忽视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细菌(如大肠杆菌)、(如诺如病毒)和寄生虫卵,每毫升污水中细菌数量可达数百万个。若污染饮用水源,可能引发霍乱、伤寒等肠道传染病。2019 年某农村地区因生活污水渗入井水,导致 10 余人感染细菌性痢疾,追溯源头发现是污水管网破裂污染了地下水。

  土壤与作物污染形成 “链条”。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用于农田灌溉,其中的重金属(如管道腐蚀产生的铅、锌)和难降解物质(如洗涤剂中的磷)会在土壤中累积,导致土壤板结、肥力下降。被污染的土壤种植蔬菜后,污染物会通过根系吸收进入作物,最终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。检测显示,长期用污水灌溉的菜地,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是正常菜地的 3-5 倍,食用后可能引发高铁血红蛋白症。

  生活污水处理:从分散到集中的分级方案

logo

  分散式处理适合农村和小型社区。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主流选择,如地埋式 AO 工艺设备,通过缺氧池、好氧池和沉淀池的组合,可去除 90% 以上的 COD 和氨氮,出水水质能达到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8918-2002)的 B 标准。对于单户家庭,小型湿地系统(如人工湿地)是经济选择,利用水生植物(如芦苇、菖蒲)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净化污水,处理成本仅为 0.1-0.2 元 / 吨,但需定期清理植物残体。

  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是城市核心设施。采用 “格栅 + 沉砂池 + 生化处理 + 深度过滤” 的主流工艺:格栅去除大块杂物,沉砂池分离泥沙,生化池(如 A²/O 工艺)通过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和脱氮除磷,最后经滤池(如 V 型滤池)和消毒(紫外线或二氧化氯)达标排放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达 10 万吨 / 日,出水 COD 控制在 50mg/L 以下,部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城市绿化灌溉,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。

  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不可忽视。家庭层面,安装厨余垃圾处理器可减少食物残渣进入污水系统,降低处理负荷;社区可设置雨水、污水分流管网,避免雨水稀释污水导致处理效率下降。在资源回收方面,污水中的污泥经厌氧消化可产生沼气(甲烷含量约 60%),用于发电或供暖;氮磷等物质可转化为有机肥,实现 “变废为宝”。某生态社区通过污泥资源化,年发电量达 5 万度,减少了 30% 的外购能源。

  生活污水的治理是一场 “持久战”,既需要技术手段的升级,也依赖公众意识的提升。作为个体,节约用水、正确分类排放污水(如不将油漆、药品倒入下水道)都是有效贡献。只有从源头减量、过程控制到末端治理形成闭环,才能真正遏制生活污水的危害,让每一滴水都能安全回归自然。

河南汉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

联系人:梁经理

手机号:18503850880

厂区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黄古线

营业执照


  关于极限词、绝对性用词与功能性用词等广告法禁用词失效和免责声明  
拨打电话发送消息返回顶部